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指向与行动目标就是“学史力行”,就是“办实事、开新局”。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我为群众办实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从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中汲取智慧,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强能力。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首先必须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历程。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要在之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以人民为中心意识的强化,可通过两个方面途径进行:一是在思想上更加自觉地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真正从党的百年思想理论发展史和实践行动史上,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逻辑:“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成功密码,给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提供了逻辑路径;二是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进一步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使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制度化和规范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规划中强调“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各级党组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章立制,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基础。要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制度建设的智慧和力量,结合各级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为群众办实事的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智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为群众办实事面临着许多资源障碍和条件约束,如何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需要足够的智慧。这种智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间阶段上的把握智慧。要将不同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既要立足当下,更要关注长远;二是空间结构上的协调智慧。把握好局部与整体、一般与个别的平衡,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根本的整体,但又表现为不同具体的个别,这就需要足够的智慧把握这些不同的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历程中,在这些方面有着系统的经验,如在改革开放中处理先富与后富、先富带后富的关系上,体现了高超的智慧和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增强新时代为群众办实事的智慧有着重要的参照和借鉴作用。通过对党的历史学习和经验总结,一定能增强新时代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期待的智慧,更好地从物质财富充裕、社会关系和谐、精神生活健康等目标上,处理和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能力是具有结构系统性的综合素质与动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上的执行力,就是要具备在政治上判断和辨别是非的敏锐能力,具有强大的理解和执行中央方针政策的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破解难题的能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还面临着一些“急难愁盼”的问题,要统筹各方资源,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切实为人民群众破解生活中的老大难问题,真正办好一些改善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实事、“硬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要求的“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三是化解风险的能力。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人财物高速流动,信息高速传输和扩散,必然会出现一些可以预见甚至难以预见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困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就要提高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将各种风险带给人民群众生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积累了应对和化解风险的丰富经验,锻造了应对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把这些丰富的历史经验继承下来,把强大的能力吸收进去,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加以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